蝉貂网

​仪式感是什么意思?忽悠人的

点击: 来源:蝉貂网
摘要:仪式感是什么意思?忽悠人的 关于“仪式感”的一二三! 仪式感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?搜遍了全网,找不到权威性的普遍适用且有说服力的答案,倒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儿在拿“仪式感

仪式感是什么意思?忽悠人的

关于“仪式感”的一二三!

"仪式感"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?搜遍了全网,找不到权威性的普遍适用且有说服力的答案,倒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儿在拿“仪式感”的优雅说事儿。不好说这部分人是在用心体悟还是在附庸风雅!

用心搜索,还是可以找到一些“仪式感”这个词的出现的边角料。

有人评论说虽然自己也不知道这词怎么来的,但总有人拿这话说事儿;于是有人回复说“是呀,自己生活的洒脱一点,不搞仪式感那一套,俗气一点怎么就不叫生活了?”

有人说“仪式感”是一些人的需要和看法。

有人说“仪式感”是卖东西的商家鼓吹的。

也有人说,之所以叫“仪式感”,是因为叫“装逼”不好听;于是有人接着说偶尔需要“仪式感”没毛病,经常就是“装逼”了。

还有人说“仪式感”说到底就是生活需要存在感。

有人形象地说: 有的人吃饱就行了,有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香,有人不仅吃饱吃香还要有营养……就这么简单。

有人幽默地说他拉屎就挺有“仪式感”的,于是有人回应说需不需要奏国际歌?更有人回应说要正襟危坐,手里还要拿着报纸,表现出一副学者模样。

……

个人更倾向于“仪式感”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造词的这个解释!切身体会,放到10年前大家都没听过这词呢。新造词的洪流不可阻挡,好的正面的词我们欢迎,比如“给力”、“初心”等等,可是一些被刻意标榜出的词却着实难以使人接受,最臭名昭著的应该非“宿便”莫属了吧!

这里不讨论“仪式感”的是与非,我们且从字面上对它剖析一下。首先请允许我把“仪式”和“感”拆开来说话。“仪式”貌似不用多作解释吧?!结婚也好,开幕也罢;毕业典礼也好,舞台应用也罢。这许许多多的“仪式”众所熟知且喜闻乐见。

而“感”字在“仪式感”里应该指的是“感觉”或“感悟”的意思吧?那么这个“感”着重强调的是受众的“感”呢?还是主办方的“感”呢?或者兼而有之?当然会有人回答说针对不同的场合这个“感”的范围当然会有所偏差。好吧,由谁来“感”我们暂且不去深入讨论。但是深层次的问题,我们却不得不讨论: 不论由谁来“感”,人们要“感”悟什么呢?

比方说某个成人仪式中,需要由新成年的人来发出“哇呜,我成年了呀!”的感悟;同时父母一方发出“嗯,养大了,真不容易呀!”等类似的感悟。又或者有的人虽然也参与了这类仪式,但却基本没有太大感悟呢。这时候人们有没有“感”也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,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即便是铁定了有“感”的情况下,人们要感悟的内容到底应该是什么?是感悟仪式背景下所发生或是即将发生的变化?还是要感悟这个仪式?

人们常挂在口头上的说法是: 要有一种仪式感!

只想问,是要有一种仪式?还是要有一种仪式感?

或者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些人是想说“要有一种参加了仪式的感觉”?那是什么感觉呢?因为参加了仪式而可能会有的膨胀?或者虚荣?如果是对于人生变化的正面的感悟,没有仪式也照样可以有感悟呢!或者反过来说,既然这个感悟根源不在仪式上,怎么可以叫做“仪式感”呢?!

你们是想说“仪式”吗?却被人误导说成了“仪式感”?如果只是对仪式有感的话,那与“形式主义”又有何分别?

哀……



相关文章